詳細介紹 
可控放電避雷針
 
        塔高出地面二、三十米,并暴露在曠野或高山地帶,所以遭受雷擊的機會很多,必須采取可靠的防雷保護措施。架空線路裝設避雷針,有效地對桿塔進行屏蔽,從而保證線路的安全供電。這種新型的可控放電避雷針是經(jīng)長期防雷研究和大量的高壓試驗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保護范圍大、繞擊率低、放電電流小、感應過電壓低。該針以變化緩慢的小電流上行雷閃放電形式釋放雷云電荷,避免強烈的下行雷閃放電危害為設計基礎。通過數(shù)千次高壓放電試驗證實它引發(fā)的上行雷,具有保護可靠性能高、范圍大,且不受保護物高度影響等特點。特別適合高壓輸電線路的防雷。更好地保證了電網(wǎng)安全可靠運行。
可控放電避雷針以變化緩慢的小電流上行雷閃放電形式釋放雷云電荷,避免強烈的下行雷閃放電危害為設計基礎。通過數(shù)千次高壓放電試驗證實其引發(fā)的上行先導具有保護可靠性能高、范圍大,且不受保護物高度影響等特點。功能特點:●當可控放電避雷針安裝高度≤200M時,其保護角為65°,即在被保護物高度Hx(M)水平面上保護半徑Rx=2.14(H-Hx),式中h為可控放電避雷針的安裝高度(M)?!裆闲欣组W主放電電流的平均幅值7kA?!裆闲欣组W主放電電流的陡度≤5kA/μS,針高H≤200M時,保護角65°?!窕鞠死组W時產(chǎn)生的感應過電壓?!窭@擊概率不大于十萬分之一時的保護角為55°。●接地電阻≤10Ω(一般地區(qū));≤30Ω(在高阻區(qū)及無人區(qū))?!窨癸L能力≥風速50M/S。●安裝方便,使用期內(nèi)免維護。
可控放電避雷針的保護原理  雷云對地面物體放電不外乎以下兩種方式:上行雷閃和下行雷閃。  一般來說,下行雷閃時,先導自上而下發(fā)展,主放電過程發(fā)生在地面附近,所以電荷供應充分,放電過程來的迅猛,造成雷電流副值大,陡度高;上行雷閃,一般沒有自上相下的主放電,它的放電電流由不斷向上發(fā)展的先導過程產(chǎn)生,即使有主放電因雷云向主放電通道供應的電荷困難,所以放電電流副值小,且陡度低。  請登陸:輸配電設備網(wǎng)  瀏覽更多信息系統(tǒng)特色          根據(jù)尾部帶金屬線的火箭比高層建筑更容易引發(fā)上行雷的經(jīng)驗分析得出,要成功地引發(fā)上行雷,針頭需要達到以下要求:在引發(fā)的上行雷發(fā)生之前,針頭附近的空間電荷應盡量少,以便于自主針針尖向上發(fā)展放電脈沖。當需要引發(fā)上行雷時,針尖處的電場強度應足夠高,以迅速產(chǎn)生放電脈沖。  保護特性  為了驗證可控放電避雷針是否達到設計目的,我們用正極性操作波和直流分別進行了一系列試驗。  在等同條件下用正極性操作波放電獲得的可控放電避雷針與富蘭克林避雷針的保護曲線。試驗時模擬雷云電極離地面高度為8.5m為了嚴格的考核可控避雷針的保護性能,操作波試驗時沒有附加直流電場,可控放電避雷針的保護特性明顯優(yōu)于富蘭克林避雷針,就主要參數(shù)繞擊概率和保護范圍而言,是令人滿意的。  1、繞擊方面  可控放電避雷針有一個相當大的幾乎不遭受繞擊的保護區(qū)域。例如當繞擊概率不大于0.001%時(顯然在這樣的繞擊概率下,被保護對象遭繞擊的可能性時相當相當小的)保護角高達55°,相比之下富蘭克林避雷針實際上幾乎沒有不受繞擊的區(qū)域。  2、保護范圍  當被保護對象遭受繞擊概率允許達到0.1%(目前規(guī)程規(guī)定的允許值)時,可控放電避雷針的保護角達到66.4°,而富蘭克林避雷針保護的保護角遠遠低于此值(因此,在雷電活動強的地方沿用富蘭克林避雷針保護是筆經(jīng)濟的,被保護物遭雷擊的可能性也還存在)  實驗表明:  1)可控放電避雷針的放電時間比富蘭克林避雷針平均提前13.3us。  2)在模擬電場比較低時,可控放電避雷針的電暈電流比富蘭克林避雷針低的多,幾乎處于完全抑制狀態(tài)。  3)在模擬電場增加盜能夠啟動可控放電避雷針時,可控放電避雷針產(chǎn)生的脈沖式電暈放電電流,其電暈電流幅值比富蘭克林避雷針大好幾十倍,但電暈電流的平均值比后者小,這有利于從電暈向先導電弧的轉化。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最新產(chǎn)品
浙江民營企業(yè)網(wǎng) www.mnzi.cn 版權所有 2002-2010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