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提取物的產(chǎn)品說明信息可能還不夠細(xì)致和全面,如果您需要更詳細(xì)了解李子的相關(guān)信息或索取相關(guān)資料,歡迎隨時與我聯(lián)系!聯(lián)系人:蘇廣葉 聯(lián)系電話:86-029-88824476 029—88824476 傳真:029—88824476
系及功效:利尿食譜 消化不良食譜 滋陰食譜 健脾開胃食譜 清熱去火食譜
工藝:腌 腌李子的制作材料: 主料:李子600克 輔料:甘草1克,鹽20克,赤砂糖300克 腌李子的做法: 1. 將小李子洗凈瀝干水分; 2. 李子加入海鹽搓揉均勻,再將多余的鹽除去; 3. 加入甘草粉(磨碎)、赤砂糖與姜汁泥拌勻; 4. 腌漬一天就可以吃了。 食物相克 李子:李子同蜜及雀肉、雞肉、雞蛋、鴨肉、鴨蛋食,損五臟;勿同麋鹿肉食。(引自《飲食須知》) 甘草:甘草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赤砂糖:赤砂糖與生雞蛋、皮蛋同食會中毒。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guān)
民間諺語:“桃飽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毖岳畈豢啥嗍场?nbsp; 《本草綱目》:“(李花)苦、香、無毒。令人面澤,去粉滓黑黯。” 《隨息居飲食譜》:“清肝滌熱,活血生津”; “多食生痰,助濕發(fā)瘧痢,脾弱者尤忌之?!?nbsp; 《醫(yī)林纂要》:“養(yǎng)肝,瀉肝,破瘀?!?nbsp; 《本草求真》:李子治“中有瘤熱不調(diào),骨節(jié)間癆熱不治,得此酸苦性入,則熱得酸則斂,得苦則降,而能使熱悉去也?!?nbsp; 《泉州本草》:“清濕熱,解邪毒,利小便,止消渴。骨蒸勞熱,消渴引飲等癥?!?br />編輯本段備注
1. 未熟透的李子不要吃 2. 切忌過量多食,易引起虛熱腦脹、損傷脾胃 3. 《爾雅》:“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nbsp; 《樂府詩集·古辭·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nbsp; 南朝梁·沈約?!尔溊钤姟罚骸扒嘤窆谖骱#淌瘡浲鈪^(qū)?;癁橹袌@實,其下成路衡。在先良足貴,因小邀難逾。色潤房陵縹,味奪寒水朱。摘持欲以獻,尚食且躑躅” 魏文帝與吳質(zhì)書曰:“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nbsp;”西晉·傅玄?!独钯x》:“潛實內(nèi)結(jié),豐彩外盈,翠質(zhì)朱變,形隨運成。清角奏而微酸起,大宮動而和甘生?!?nbsp; 晉·潘岳?!堕e居賦》:“周文弱校之棗,房陵朱仲之李。 《素問》亦稱李味屬肝。 《醫(yī)林纂要》認(rèn)為李可“養(yǎng)肝、瀉肝、祛瘀”。 《泉州本草》稱李有“清濕熱,解邪毒,利小便,止消渴”作用。古代多將李用于治療肝臟疾患,肝硬化腹水患者食鮮李子有輔助治療作用。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薔薇科喬木植物李的成熟果實。又稱李實、嘉慶子。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夏季采收,洗凈,去核鮮用,或曬干用。 [性能]味甘、酸,性涼。能清肝熱,生津液。 [參考]李子的營養(yǎng)略低于桃子,含糖、微量蛋白質(zhì)、脂肪、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煙酸、鈣、磷、鐵、天門冬素、谷酰胺、絲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蘇氨酸、丙氨酸等成分。 [用途]用于肝虛有熱,虛勞骨蒸;胃陰不足,口中干渴。 [用法]生食,絞汁,或以干品煎湯服。 [注意]多食傷脾胃,使人少食腹瀉。 [附方] 1,鮮李汁:李子100~120g,去核搗碎,絞取汁液,加蜂蜜少許服。 源于《隨息居飲食譜》。本品既能清肝經(jīng)虛熱,又能養(yǎng)胃陰、生津液。用于胃陰不足。此外,也可用于氣陰不足人對夏令炎熱不適應(yīng)。 2,駐色酒:鮮李子250g,絞取汁液,和米酒250ml兌勻,夏初服用,每次1小杯。 3源于《說林》。古人認(rèn)為,夏日(立夏)飲李汁酒,可使婦女容顏美麗,故稱駐色酒。可供參考使用。 食療舉例:鮮李子2-3枚,醋浸后水煎,每次飲湯20~50毫升,一日3-4次,可作慢性子宮出血、月經(jīng)過多的輔助治療。 4鮮李或醋浸李子4-8個,搗爛,水煎后洗患處,用于治療體癬有一定療效。
關(guān)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最新產(chǎn)品
浙江民營企業(yè)網(wǎng) www.mnzi.cn 版權(quán)所有 2002-2010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