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名稱:合金結(jié)構(gòu)鋼
牌號:SCM430
對應(yīng)國產(chǎn)牌號:30CrMo
對應(yīng)德國牌號:34CrMo4(1.7220)
標(biāo)準(zhǔn):JIS G4053-2003 SCM430合金結(jié)構(gòu)鋼●化學(xué)成份:
碳 C :0.28~0.33
硅 Si:0.15~0.35
錳 Mn:0.60~0.90
硫 S :允許殘余含量≤0.030
磷 P :允許殘余含量≤0.030
鉻 Cr:0.90~1.20
鎳 Ni:允許殘余含量≤0.25
銅 Cu:允許殘余含量≤0.030
鉬 Mo:0.15~0.30
●力學(xué)性能:
抗拉強度 σb (MPa):≥930(95)
屈服強度 σs (MPa):≥785(80)
伸長率 δ5 (%):≥12
斷面收縮率 ψ (%):≥50
沖擊功 Akv (J):≥63
沖擊韌性值 αkv (J/cm²):≥78(8)
硬度 :≤229HB
試樣尺寸:試樣毛坯尺寸為25mm
●熱處理規(guī)范及金相組織:
熱處理規(guī)范:淬火880℃,水冷、油冷;回火540℃,水冷、油冷。
●交貨狀態(tài):以熱處理(正火、退火或高溫回火)或不熱處理狀態(tài)交貨,交貨狀態(tài)應(yīng)在合同中注明。
合金元素對鋼的工藝性能的影響
1. 合金元素對鋼鑄造性能的影響 固、液相線的溫度愈低和結(jié)晶溫區(qū)愈窄, 其鑄造性能愈好。合金元素對鑄造性能的影響, 主要取決于它們對Fe-Fe3C相圖的影響。另外, 許多元素, 如Cr、Mo、V、Ti、Al等在鋼中形成高熔點碳化物或氧化物質(zhì)點, 增大鋼的粘度, 降低流動性, 使鑄造性能惡化。 2.合金元素對鋼塑性加工性能的影響 塑性加工分熱加工和冷加工。合金元素溶入固溶體中, 或形成碳化物(如Cr、Mo、W等), 都使鋼的熱變形抗力提高和熱塑性明顯下降而容易鍛裂。一般合金鋼的熱加工工藝性能比碳鋼要差得多。 3. 合金元素對鋼焊接性能的影響 合金元素都提高鋼的淬透性, 促進(jìn)脆性組織(馬氏體)的形成, 使焊接性能變壞。但鋼中含有少量Ti和V, 可改善鋼的焊接性能。 4. 合金元素對鋼切削性能的影響 切削性能與鋼的硬度密切相關(guān), 鋼是適合于切削加工的硬度范圍為170HB~230HB。一般合金鋼的切削性能比碳鋼差。但適當(dāng)加入S、P、Pb等元素可以大大改善鋼的切削性能。 5. 合金元素對鋼熱處理工藝性能的影響 熱處理工藝性能反映鋼熱處理的難易程度和熱處理產(chǎn)生缺陷的傾向。主要包括淬透性、過熱敏感性、回火脆化傾向和氧化脫碳傾向等。合金鋼的淬透性高, 淬火時可以采用比較緩慢的冷卻方法,可減少工件的變形和開裂傾向。加入錳、硅會增大鋼的過熱敏感性。
低合金結(jié)構(gòu)鋼(亦稱普通低合金鋼、HSLA)
1. 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橋梁、船舶、車輛、鍋爐、高壓容器、輸油輸氣管道、大型鋼結(jié)構(gòu)等。 2. 性能要求 (1) 高強度:一般其的屈服強度在300MPa以上。 (2) 高韌性:要求延伸率為15%~20%,室溫沖擊韌性大于600kJ/m~800kJ/m。 對于大型焊接構(gòu)件,還要求有較高的斷裂韌性。 (3) 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冷成型性能。 (4) 低的冷脆轉(zhuǎn)變溫度。 (5) 良好的耐蝕性。 3. 成分特點 (1) 低碳:由于韌性、焊接性和冷成形性能的要求高,其碳含量不超過0.20%。 (2) 加入以錳為主的合金元素。 (3) 加入鈮、鈦或釩等輔加元素:少量的鈮、鈦或釩在鋼中形成細(xì)碳化物或碳氮化物,有利于獲得細(xì)小的鐵素體晶粒和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 此外,加入少量銅(≤0.4%)和磷(0.1%左右)等,可提高抗腐蝕性能。加入少量稀土元素,可以脫硫、
關(guān)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最新產(chǎn)品
浙江民營企業(yè)網(wǎng) www.mnzi.cn 版權(quán)所有 2002-2010
浙ICP備11047537號-1